随着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展开,我国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能源资源安全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业内专家表示,当前,仍需进一步增强社会资本参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信心,创造更好的矿业投资环境。
自然资源部15日发布的《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4)》(下称《报告》)显示,我国油气和非油气矿产地质勘查投资均连续三年实现正增长,2023年新发现矿产地124处。
《报告》介绍,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正增长,主要矿产品供给稳中有升,能源产量创历史新高。2023年,我国油气勘查在塔里木、准噶尔、渤海湾等大型含油气盆地的新层系、新类型和新区带获得重大突破,非油气矿产勘查中煤、铜、金、锂、磷等取得重大进展。
与此同时,我国完善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机制,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以示范工程为引领推动“十四五”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统筹实施重点工程。能源消费结构也得到持续优化,2013年~2023年,我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从67.4%下降至55.3%,清洁能源占比从10.2%提高到17.9%;矿产资源节约集约与综合利用稳步推进。
自然资源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全国共出让探矿权868个,同比增长194.1%。其中战略性矿产资源探矿权528个,同比增长254.4%。据《中国矿业报》15日介绍,2024年1-7月,我国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3%,涨幅较年初扩大了4.9个百分点,明显高于2023年全年的2.1%,延续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矿产资源被称为“工业粮食”,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2021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年)》时提出,确保粮食安全、能源矿产安全、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矿产安全首次上升为国家战略,与粮食安全一起被纳入国家安全的总体格局中。
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保障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的政策研究》矿法修改和矿业税费制度研究课题小组负责人曹旭升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介绍,2021年,我国启动实施为期15年的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强化基础地质工作,突出紧缺战略性矿产。但曹旭升团队在调研中也发现,地方对矿产资源安全的重视程度不一,有些做法对民间资本投资矿业开发的积极性有所抑制。
矿产资源被称为“工业粮食”,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摄影/章轲
调研发现,贵州、新疆等省区市支持矿业勘查开发,但也有些地方并不如此。个别地区多年不新设矿业权或不延续矿业权。特别是对于社会资本投资的矿业企业,一次性集中关停、退出矿业权的现象经常出现。
曹旭升团队调研还发现,目前县级层面排斥矿业勘查开发的现象较多。许多区县能正常勘查开发的矿业权不足20%。如某地自2008年起将100多个煤矿通过几轮资源整合,保留2个,但现在实际开采0个。多地民间资本手中部分合法有效的矿业权处于呆死状态。
“个别地方出台的文件随时能让矿山关、停、退出,如某省2022年一次性注销415个矿业权。”曹旭升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明确,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为社会资本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投资环境;畅通社会资本参与和获益渠道,创新激励机制、支持政策和投融资模式,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潜力和创新动力。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也明确,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和促进投资落地机制,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已出台相应政策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矿业开发。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优化管理流程和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今年拟分3批公开竞争出让15个探矿权。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湖北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势、矿产资源优势和人才技术优势,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矿业权区块出让力度,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形成了集勘查、采矿、选矿、冶炼、加工、运输和销售于一体的供应链产业链体系。
在国新办9月19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吴海洋介绍,近年来,自然资源部立足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供给能力,大力推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促进矿业绿色转型发展。自然资源部将着力发挥财政资金投入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金参与找矿,不断提高社会资金在勘查投入中的占比。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江钰涵
发表评论